说起怀孕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,家家都有本秘方。婆婆说吃了这个孩子长得高,婆婆说这别吃对娃不好等等,头头是道的,可是其实有些为人熟知、流传甚广的孕期营养补充的真理也许是误区哦。

孕期肥胖
一人吃两人补,孩子胖点就健康孕妈吃得过多,摄入的热量过高,营养过剩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肥胖。
孕期过于肥胖,不仅增加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风险,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,生产难度加大,而且巨大婴儿成年后患上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病等症状的机率也比正常体重婴儿大,一般新生儿体重的正常范围应为2500~4000克。
因此,孕期进补重在营养均衡,配方合理,切莫盲目进补。
孕期补钙
孕期补钙,多点没关系孕期补钙是必需,但超量就有害无益了。
超量补钙,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,引起胎盘老化、钙化,分泌的羊水减少,胎宝宝头颅过硬。这样一来,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营养和氧气,过硬的头颅也会也会使产程延长,宝宝健康受
到威胁。
孕早期:普通摄入 800毫克/天
孕早期是细胞分裂和器官初步发育形成期,孕妈咪钙的需求量与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。
每天喝250毫升鲜牛奶/酸奶,多晒太阳以及其它食物中摄入的钙,一般已能满足每天的钙需求,无需额外补充钙剂。
孕中期:增加摄入 1000毫克/天
胎宝宝快速生长期,摄入量增加。
每天喝500毫升牛奶/酸奶,或每天补充500毫克左右的钙片,再吃一些虾皮、腐竹、黄豆以及绿叶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,一般即可达到。再进行一些户外运动,晒晒太阳,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更好。
孕晚期:进一步增多 1200毫克/天
随着胎宝宝的持续长大,对钙需求量进一步增多。
每天喝500毫升牛奶/酸奶,外加补充500毫克钙片,再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,才能达到需要的钙量。当然不要忘了每天的日光浴,不过建议避开上午10点~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较强烈的时间段。
孕期维生素
维生素补充要早,多多益善在受孕后最初的三个月,胎儿的主要器官正在形成,因此许多孕妈都选择在这阶段大量补充维生素,但其实这是不对的哦。
像在孕期如果服下大量的维生素D,不仅会损害孕妈肾脏,也会增大场下心脏有缺陷的婴儿风险。
另外,维生素B6常被用于妊娠初期来止吐,但如果长期过多服用,致使胎儿对它产生了依赖性。但宝宝出生后,维生素B6摄入不像在母体里那样充分,就有可能出现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:容易兴奋、哭闹不安,容易受惊等,甚至有的小儿在出生后几小时/几天内会出现惊厥。
所以无论任何维生素份量过多了,都会妨碍身体的任何功能,所以一位健康而饮食均衡的孕妈,无需服用过量的维生素。
误区一:补钙就要多喝骨头汤。
为了补钙,有的准妈便按照老人的指点猛喝骨头汤。其实,喝骨头汤补钙的效果并不理想。骨头中的钙不容易溶解在汤中,也不容易被人体的肠胃吸收,而喝了过多骨头汤,反而可能因为油腻,引起孕妇不适。
误区二:为控制体重不吃脂肪。
在怀孕阶段尤其不应该拒绝脂肪,因为脂肪对胎儿神经系统以及细胞膜的形成是必不可缺少的。接下来,我们又有一个疑问。我们知道脂肪被分为两类:好脂肪(不饱和脂肪酸,如有名的欧米加-3)和坏脂肪(饱和脂肪酸,比如黄油或全脂奶产品中的脂肪)。
在孕期,这两种脂肪都应该吃吗?答案很明确:是的,因为胎儿需要各种类型的脂肪。如果在孕期的某个阶段,胎儿缺乏本应该得到的某种脂肪,在以后的时间里是无法弥补的。因此,孕妇不能吃素!当然,还有有一点需要提醒:不要忽视了暗藏的脂肪,如果在烹饪的菜肴当中已经含有了脂肪,那就没必要再加更多的脂肪进去。
误区三:盲目购买营养保健品。
价格昂贵的营养品一定比普通食物好吗?准妈妈在选择营养品时,主要该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是否需要进补,而不是盲目听从销售商的花言巧语,许多营养品的吸收效果并不会比普通食物更好(如鲜牛奶的补钙功效未必就比直接补充钙剂差),有些营养品甚至根本不适合孕妇食用。准妈妈在决定购买营养品前,最好先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产科医生。
误区四:以保健品代替正常饮食。
为了加强营养,一些准妈妈们每天要补充很多营养品,诸如蛋白粉、综合维生素、钙片、铁剂、孕妇奶粉等等,大量营养品下肚,某些准妈妈就认为自己的营养已经足够了,日常三餐的营养保证不了也没什么关系。其实这样做反而对身体不利,因为营养品大都是强化某种营养素或改善某一种功能的产品,单纯使用还不如保证普通膳食的营养均衡来得更为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