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安太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新生儿 > 母乳喂养 >
关于哺乳期“传统误区”千万不要信,不然奶水
2019-01-20 15:54 人气:
“ 奶不够,宝宝不吃奶粉,有什么办法可以追奶?”,这是很多妈妈经常问的问题。

如果不是乳腺组织发育不良,大多数女性在哺乳期奶水都是够的。一位正常的宝妈,在奶少的情况下想追奶,只要方法正确,都是可以实现母乳喂养的。
然而追奶始终不止是技巧,追奶的心情就如同在无人区的行走,你寂寞、你惶恐。你希望到达你的目的地,却不知道何时能到达,也不知道用的力气、走的路是不是正确。
误区一:初乳不是陈奶,是黄金
妈妈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被称为初乳,颜色为黄白色,这是由于初乳富含各类营养素之故;初乳中有助代谢胆红素的成分,所以初乳能有效预防黄疸;初乳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和抗体,它可以帮助免疫力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抵抗各种袭击它的病原体,提供宝宝第一份的营养;母亲的初乳是人生的第一份免疫,新生儿可以通过初乳来获得免疫功能。
误区二:要想奶水多就得大补?
这个说法真的是老一辈给年轻人留下的最大误区了。认为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都要好吃很多肉、鸡蛋、吃猪蹄、多喝点下奶的汤水,这些让很多妈妈大吃特吃,最后不仅身材走样,还会因为长期吃得油腻更容易导致乳腺炎,影响宝宝的母乳喂养。
误区三:乳房没有胀的感觉就是没有奶水
乳房的胀感与泌乳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。
生产后,妈咪的乳房明显增大,皮肤紧张,表面静脉扩张、充血,有的妈咪确实会感到胀,但不是因为奶水多,而是因为充血,为泌乳提供丰富的原料,当然聚奶时乳房也会胀痛。
一般来说,孕妈咪从怀孕末期乳腺管及周围组织逐渐膨胀,就开始有初乳,当胎盘娩出后,泌乳激素增加,刺激乳汁产生,在产后第3~4天达到最高点。
误区四:喂奶能止住宝宝哭
不少妈妈会认为宝宝哭闹不止就是饿了,甚至只要宝宝哭了,妈妈便立即喂奶。这样的办法百试百灵,似乎特别有效。然而事实上,宝宝哭了并不意味着就是饿了。宝宝不会表达自己,妈妈喂奶宝宝便吃,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胃肠不适。这种情况下,妈妈不妨检查下宝宝是否身体不适或者该换尿片了。
误区五:宝宝不在身边,麻麻觉得乳房不胀就不用挤奶
很大的误区:即使有特殊情况麻麻没有和宝宝在一起,一定要3小时就挤奶一次,夜间也要坚持。如果乳房胀痛,还应增加挤奶的次数,因为乳汁的分泌是要依靠对乳头和乳房的刺激,如果长时间不挤奶,奶水就会减少。
误区六:产后不及时束缚
十月怀胎,宝宝的重量使得妈妈的骨盆变大,这就是从少女变成大妈的重要一步,进而分娩时耻骨分离,使得整个骨盆变形,髋关节移位,形成“大屁股”的骨架,大妈的形态显露无遗。所以产后恢复要做的就是配合适量的运动进行骨盆的恢复,把“大妈”的屁股给拉回来。